这两天,咱们翻开各地产权交易所的挂牌信息天牛宝,突然发现,有一个现象现在是藏都藏不住了——各地“国家队”平台正在扎堆出售手中房产。
看到这不禁让人心里发凉,连最懂政策风向、最有资金实力的国资都在套现离场,这释放的信号还不够明确吗?
咱们来捋捋这事:

01、
国资平台扎堆抛售
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,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旗下公司正在挂牌出售111套房产,房产转让底价从106万元~1397万元不等,总转让底价超过3.3亿元,
抛售的房产均位于北京,覆盖西城、海淀、朝阳、大兴、石景山、房山、丰台多个区域。
其中既有西城区金融街18万元/平方米的天价开间,也有房山阎村镇2万元/平方米的毛坯刚需房。
同一时间,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(国企,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特大型清洁能源企业中国广核集团)也在集中出售其位于一个四线城镇的68套住宅房产,每套售价28万元~34万元,建筑面积80平方米~93平方米。
更让我惊讶的是,同样的情况正在全国上演:
成都铁路兴达建筑公司一次性挂牌48套;
南京长江油运置业有限公司正在出售36处房屋及车位;
广州红棉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次性挂牌17套住宅房产;
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正挂牌出售约60套住宅房屋;
广州地铁集团则挂牌出售26套房屋;
佛山市南海多宝电力电器安装有限公司则在甩卖79个车位;
还有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官网显示天牛宝,烟台、聊城和淄博等地国资公司挂牌转让房产、店铺和车位等,数量亦超百套,挂牌总金额数千万元。

说实话,看到这些数据我后背发凉。
这些国资平台向来被视为市场的\"压舱石\",现在连他们都在急着变现,只能说明两个问题:
①房价可能真的撑不住了;
②“地主家”的钱袋子真的见底了。
就比如北京,最近几个月的二手房跌幅一个月比一个月狠:6月跌1%,7月跌1.1%,8月更是跌了1.2%。
这样的跌法,别说普通人了,就是国资也扛不住资产一个月比一个月低啊。毕竟很多平台的债务已经是压力山大,
大到什么程度呢?
估计已经到了不得不卖房度日的地步了。
就拿国资天恒集团来说吧,特意查了一下他的财报,今年上半年,天恒集团营业收入6.7亿元,同比下降13.4%。要知道2021年高峰期,他们的营收一年达到了132亿元。
利润就更不用说了,今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3.9亿元,去年亏损50.7亿元;负债率飙升到83.5%,也难怪要从房地产全面撤退了。这不就是现实版的\"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\"吗?

02、
对普通人的影响
有不少人感到疑惑,国资清盘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?
别小看这事!
首先,国资抛售长期持有的房产,这个事情,从信号维度,对于国内的楼市和房价而言,肯定不是什么利好,要真是对资产价值有信心,拿着就行,不管是账面还是国资管理要求,不折腾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其次,这场由国资主导的抛售潮,正在和二手房业主形成\"双向夹击\"。比如:
供给端:国资房源 + 二手房源大量涌入,库存高企;
需求端: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,市场以价换量成为常态;
可以肯定的说,现在市场已经完全转向买方市场了。作为购房者,我们终于等来了话语权。

那么问题来了,现在是不是到了最佳入场时机?
我的建议是:不着急买房?稳住,别急!
既然连最不该卖房的都在卖房,最该买房的我们何必着急?
不过,这里也顺便提醒一句。如果你是刚需,现在正着急买房结婚,或者正准备买房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,刚好国资的房又能满足需求,现在倒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毕竟,国资的房有保障,无论是质量,还是价格,都不是市场化环境可比的。
其次,国资抛售,对于房东和炒房群体来说,一定是利空。
接下来,他们很有必要降低对国内楼市和房价,在保值增值表现维度的期待和幻想了。具体怎么办?建议留优去劣,比如郊区劣质房,租都租不掉,就没必要拿着亏钱了。核心优质房可以以租降压。

其实,换个角度看,这轮国资卖房潮未必全是坏事。它正在倒逼房地产市场加速出清,虽然过程痛苦,但却是康复的必经之路。
等到这批不良资产被市场消化完,新的周期才能真正开始。
而对咱们普通人来说,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。市场已经转向买方市场,我们要学会精挑细选,像有耐心的猎人一样,等待真正合适的机会。
记住,在楼市这场长跑中,笑到最后的,往往是那些沉得住气的人。
旺鼎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